云和百幢闲置农屋改头换面成民宿 老农房焕发新活力

丽水楼市发布 2020-06-06 09:43:02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依偎深林之中,静卧碧水之畔,仿佛一夜之间,云和大山深处的农屋成了新风景。

客人们着汉服行走在古色古香的浮生半日民宿里。

依偎深林之中,静卧碧水之畔,仿佛一夜之间,云和大山深处的农屋成了新风景。

“以前村里的土鸡土鸭很抢手,想不到现在连老房子都成了‘香饽饽’!”当地农民这样形容空闲农房如今的火爆之势。

乡村,成了休闲养生的向往之地;农房,成了投资创业的优质资源。曾经养牲圈畜的牛棚,烟灰熏天的灰寮纷纷摇身一变,成了土洋结合的乡村酒吧,书香弥漫的安静书吧,余音绕梁的清幽琴房。现阶段,云和已成功租赁150幢闲置农房,为农民直接创收600余万元。闲置青山绿水间的“沉睡资源”正转化为发展资本,成为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近日,我们赶赴崇头镇、石塘镇等地,探寻农房升值的奥秘。

土房变身“精品房”

沿盘山公路一路向上,行驶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位于海拔763米的崇头镇坑根村柳山头自然村。“前面就是牧云居了!”司机指着路边一幢5层高的酒店告诉我们。

古村落里为什么会有如此现代化的建筑?带着疑问,我们走进了牧云居民宿。白色砖墙挂着梯田油画,榻榻米、小阳台、落地窗将这里点亮。“原先是幢毛坯房,我们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改造。”牧云居度假民宿业主宿庆蕾笑着说。

2015年初,云和对空闲农房调查摸底,在全县1115幢空闲农房中,有意愿出租的有上千幢。当年6月,云和县开启了“空闲农房二次创业”改革,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吸引、鼓励工商资本进村上山。来自安徽的宿庆蕾赶上了这股浪潮,花下200余万元租下一处农房。2016年开门营业后效益渐好。2018年,又在“牧云居”门前几十米拐角处开了“一双人”民宿,里面一间由牛棚改造的“半舍”小院颇受顾客喜爱。

“我带你们去看看!”宿庆蕾领着我们往羊肠山道走去。“喏,‘半舍’的前身就是这样的!”在十来幢相连的颓圮牛棚前,她停了下来。

我们注意到,不到十平方米的牛棚墙体开裂,瓦檐上也满是青苔。“可别小看它们,稍加改造,就大不一样,一间的年租金都要四五千元呢!”宿庆蕾说。

来到“半舍”,果真让我们眼前一亮:青石地黄泥墙的独立小院,花草鲜妍,简约清幽。“这间房日常价1200元左右,一般得提前预定。”宿庆蕾说,他们计划将刚租下的十来间牛棚再进行改造。

“这里有20多幢80来间牛栏灰寮,我们计划打造成一个特色商业街区。”崇头镇驻坑根村干部许煜明告诉我们,村里有农家乐民宿12家,引进牧云居、云谷山房等外来投资商3家,年营业收入780余万元,目前,正逐步加强环村游步道建设、污水线网改造等工程,以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

“六头民宿”有标准

空闲农房改造成民宿,改变了房子空置、土地空闲的状况,但民宿整体“低小散弱”,普遍缺乏特色和品牌,同质化现象严重。2016年,云和县提出了“云和云居·六头民宿”品牌和发展理念,让农房改造和民宿发展有标准可依。

“‘六头民宿’跟其他民宿较大的不同在于植入地方文化元素,融入乡土特色,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的民宿体系。”云和县乡村振兴服务指导中心主任李云伟说。“六头民宿”中的“六头”指的是门头墙头、灶头、床头、木头、石头、田头。其中,“门头墙头”指民宿建筑外观,“灶头”指餐饮服务,“床头”指住宿体验,“木头”指民宿与木玩文化的结合,“石头”指民宿建设利用小顺石等本土石材,“田头”指周边的田园风光等。

安溪畲族乡黄处村佛儿岩山脚下的云和浮生半日民宿是云和首批标杆“六头民宿”。客房用松阳、云和、景宁等丽水九个县市区名称命名,从地板到家具,都用老木头纯手工打造,以天然木蜡油取代油漆,屋子里到处充盈着淡淡木香。

房间软装方面,也凸显着当地文化特色。松阳房主要结合松阳古村落特色,软装呈现浓郁的中国乡村田园风;青田房根据冻石石雕特色,软装采用了鹅黄与翠绿的主色调;龙泉房呈现龙泉青瓷和宝剑文化;缙云房主打石头城特色;景宁房软装着重体现少数民族特色,房间里挂着畲族绣品,畲族文化书刊等。

在“六头民宿”的规范化管理下,云和民宿产业开始朝着集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而“云味十二道”餐饮品牌的推出,则大大聚集了人气,带动了乡村旅游。

在石塘镇长汀村,33家闲置农房中有13家改为民宿,身价涨至百万,当地村民摇身一变成为民宿业主。“五一期间生意虽然没有往年好,但每天预订量也有4到5桌。”农家乐餐饮深受顾客喜爱,与店里推出的特色菜品有关。

“云和湖里的螺蛳和大头鱼,我们就地取材做成椒盐螺蛳和仙宫鱼头等,土鸡土鸭用牛奶藤熬汤。”民宿老板娘谢云燕介绍说。

一道富有特色的“家乡菜”,是一个地方的地理坐标和文化具象。云和采用本地所产土特产品为食材,用传统烹饪手法制作,创新推出了仙宫湖有机鱼等“云和十二道”特色菜品,形成了“味道船帮”“农耕梯田”“渔味仙宫”“寻味客家”等四大菜系等。

通过规划引领、龙头带动、廊道先行,走集群化发展道路,“云和云居·六头民宿”“云味十二道”品质和品牌认知度、美誉度正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了“十里云河”精品民宿产业集聚带、“最美梯田”民宿产业集聚区,小顺、长汀、龙门等民宿产业集聚村。

共享农屋新业态

云和全县范围内的闲置房屋被激活,与当地政府扎实推进“空闲农房二次创业改革试点”有很大关系。

云和山多地少,村多人少。2001年,云和提出“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引导边远山区、库区等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较差的农民下山搬迁,实现农民异地搬迁3.66余万人。

一批批山民下山进城,一幢幢农房进入了闲置状态,“七成人口居住在县城”的云和,率先迎来了大批闲置农房的处置与盘活问题,“空闲农房二次利用”应时而生,但外商投资积极性不强,空闲农房利用率不高。为此,云和开始探索空闲农房开发利用机制,搭建平台、梳理制度等,寻找新的突破口。

“理顺‘三权分置’,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尤为重要。”云和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君说,云和目前在探索农村闲置农房拆后重建改建审批有关政策等,以处理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地上建筑农户个人所有、经营收益经营者所有的三者关系,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

制度理清后,紧接着就是平台搭建的问题。“我们正在探索‘共享农屋’模式,在不改变农屋所有权前提下,将空闲的农民住宅单体或集中式租赁。”云和县农业农村局农经站站长毛必田说,云和正设立县级层面的公益性质的空闲农房流转平台, 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实现城乡功能互换、生态空间共享。

“打造精品民宿,丰富民宿发展新业态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李云伟说,云和有民宿284家,其中,大部分由农房改建而成。后续还需将云和乡土文化、木玩文化、雪梨文化与民宿建设充分融合,培育“牛栏咖啡馆”“乡村酒吧”等一批新业态,形成集民宿、文化创意、农事体验的新兴经济体。

来源:浙江新闻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